人物經歷
張林昌,1932年8月18日出生於天津市。從國小至高中均在天津市耀華學校(現天津市耀華中學)就讀,該校的“勤樸忠誠”校訓,激勵並培養了他作風嚴謹、奮鬥拼搏的治學精神。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後,學生社團活動興旺,張林昌開始參加業餘無線電活動,學生愛好者們恢復了學校在抗日戰爭前裝設但停用了10餘年的有線廣播系統;在1949年10月2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舉行的全市大遊行中,他們利用舊器材組裝了一輛廣播宣傳車,是學生隊伍中唯一的廣播車。這些激發了張林昌對無線電的興趣,成為此後入大學學習通信工程的前奏。
1950年7月在耀華學校高中畢業後,考入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通信專業。1952年夏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唐山工學院通訊專業的師生被調至哈爾濱鐵道學院。張林昌於1953年夏畢業於哈爾濱鐵道學院,留校任教。同年,鐵道部決定撤消哈爾濱鐵道學院,師生全部併入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於是張林昌開始了任教近半個世紀的歷程。
20世紀50年代初,通信領域套用的器件全部是電子管。1955年,晶體三極體首次介紹到我國,他參加了兩位美籍華裔學者在清華大學開設的有關課程。認真鑽研,克服了對固體物理的不熟悉。編寫了“電晶體電路”講義,並開出了相應的課程。在50 年代至60年代,除電晶體電路外,還開出了“無線電接收設備”、“無線電發射設備”等課程,並將注意力放在用於發射設備的大功率電晶體上。1956年3月,張林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教授無線通信有關課程的同時,張林昌認識到在機車上安裝無線電台,可以與車站進行通信,這樣將大大改變我國鐵路的運營管理,提高安全,降低事故。因而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他把科研重點放在鐵路列車無線調度電台上。為了測量我國首條開通國產列車無線調度電台的鐵路線,他帶領的小組幾乎徒步走過了整個滬寧線。到70年代末,為了總結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編著了《TW-8型列車無線調度電台》一書。該書對當時大力推廣的鐵路列車無線調度電台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20世紀70年代初,張林昌與計量部門合作,在華北、東北開設了多起高頻計量培訓班。之後又在僅可編50步程式的電子計算器上進行編程啟蒙。這一時期對高頻計量的鑽研,為他在高校恢復招生後開設“無線電測量”課打下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認識到電磁兼容的發展前景,毅然轉而研究電磁兼容技術,成為我國早期介入這一領域,並堅持至今的少數先驅者之一。
他從電氣化鐵道的無線電噪聲開始,研究了電氣化鐵道與高壓輸電線的強電干擾對通信線路的影響,受電弓在接觸網上滑動所形成的無線電噪聲對鐵道附近高靈敏的無線電接收設備的影響,在對電氣化鐵道電磁噪聲源的特性及其對敏感設備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參與制定了國家標準。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張林昌帶領他的研究生們進行了電磁噪聲統計參數的研究。1983年,張林昌接受了北京市的任務,帶領科研室的教師與研究生,開始了城市綜合無線電噪聲的研究,此項研究,使北京市成為我國第一個研究其綜合電磁噪聲的城市。在此後的數年內,與北京市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監測站合作,研究了首都的無線電噪聲分布規律,得出了具有我國特點的重要結論。1989年,“北京市電磁輻射污染分布規律與控制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張林昌除了進行各項科研工作外,還致力於各方面的組織建設。為了適應電磁兼容研究工作的需要,1982年在北方交通大學(現北京交通大學)電信系成立了全國高等學校第一個研究電磁兼容的機構,其早期的名稱是“干擾與電波研究室”,此後不久,即按學科命名為“電磁兼容科研室”。從成立之日開始直至1999年5月,張林昌任室主任,1999年後任名譽主任。1984年他與國內同行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磁兼容專業委員會,並任副主任至今,這是全國成立最早的電磁兼容二級學會。1986年他與國內同行共同組織了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對口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的工作,任委員至今。在校內工作中,他在1979年4月至1985年6月任電信系副主任。負責實驗室工作。任職期間,為電信系各實驗室共爭取到了100萬美元以購買進口儀器,使實驗室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1979年張林昌受聘為副教授,1986年晉升為教授。
1986年11月至1987年12月,張林昌被公派出國,以訪問學者身份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理工大學(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Nova Scotia)研究電磁兼容,並發表了論文。在此期間,也訪問了加拿大科學院的有關部門、無線電管理部門以及相關企業,比較深入地了解了國外電磁兼容的發展以及學術活動情況。
1988年,張林昌從加拿大回國後的第二年開始,多次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年會。在1994年任副團長,1998年任團長。在此期間他參加了C分會第二工作組,並以工作組成員身份將中國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噪聲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國外同行。在1994年,編寫了英文版小冊子向參加CISPR會議的國外同行介紹中國的電磁兼容標準化工作以及中國與CISPR的關係。在國內,積極參加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活動,主持了《城市無線電噪聲測量方法》、 《交流電氣化鐵道接觸網無線電輻射干擾測量方法》 國家標準的制定,並參與了多項有關電磁兼容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尤其是在對應於A分會(測量設備與測量方法)、C分會(高壓輸電線與電氣化鐵道)的標準。此外,他也曾多次著文向新加入這一領域的國內同行介紹CISPR的歷史、活動及有關規章,以鼓勵大家積極參加。
1994年4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地球科學部,生命科學部,化學科學部,信息科學部等聯合召開“‘九五’及21世紀環境與生態”學科發展研討會。會議層次較高,出席會議的35人中有科學院院士7位,教授或研究員27位。張林昌應邀出席,發表了“電磁環境與生態”的報告。此後他進一步加強了有關電磁環境的研究,並在1996年受聘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電磁環境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專家身份主持了中央電視塔等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並參加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如:三峽輸變電工程、天津電視塔、上海磁浮交通系統等)的環境影響評價。
所獲榮譽
張林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鑒於張林昌在教學、科研、學術等方面的成績和貢獻,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被評為學校的先進個人;以後又相繼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鐵道部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鐵路優秀知識分子、首屆詹天佑成就獎;榮獲IEEE頒發的“第三個千年獎章”(Third Millennium Medal);四次入選在美國出版的馬奎斯世界名人錄(MARQUIS:“Who’s Who in the World”)。
科學技術成就
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噪聲研究
我國研究電氣化鐵道對通信設備的影響是從20世紀50至60年代開始的,但其主要研究內容是電氣化鐵道供電網對沿鐵路線附近的通信線路的低頻影響。而對於電氣化機車的受電弓在接觸網上滑動時產生的高頻電磁場(無線電噪聲)對沿鐵路線附近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接收設備的干擾,直到70年代末,國內尚無科技人員重點研究。1976年我國首次派代表出席了在法國尼斯(Nice)舉行的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年會。1979 年CISPR的C分會成立了專門研究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的第2工作組(CISPR/C/WG2)。在此形勢下,張林昌開始了我國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張林昌提出併力主套用數理統計的方法處理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測量數據,為國內同行所接受。此後這一思路訂入了有關國家標準(GB/T 15708-1995,GB/T 15709-1995),並沿用至今。
研究工作開始不久,遇到的第一個工程問題就是電氣化鐵道與機場通信、導航系統之間的電磁兼容問題。當時國務院有關檔案規定是沿用前蘇聯的標準:相距2公里,而不管敏感設備的類型。這一規定會使鐵路建設增加大量投資。為了解決此問題,鐵道部與空軍協定聯合進行研究,並決定進行聯合試驗。20世紀80 年代初,在陽平關—安康線路上,調用了航測飛機一架、直升機一架、以及一列滿載列車開始了歷時一個多月的大型聯合試驗。在有軍、民26個單位、139人(部隊戰士未計入)參加的地—空聯合試驗中,張林昌任兩位技術負責人之一,負責制訂試驗方案、地面列車與空中飛機的運行協調以及現場指揮。試驗期間列車運行161對,725公里;飛機飛行9架次,航程1700公里;獲得的原始記錄包括:試驗場強、干擾自動記錄紙200米,錄相磁帶320分鐘,錄音磁帶2盤,航測照片600餘張,35毫米地形照片900餘張等。試驗工作結束後,技術人員轉入北方交通大學進行航測照片定位、實驗數據處理、研究分析等工作。最後由張林昌執筆撰寫研究報告。全部工作集中了鐵道、空軍方面的主要技術人員,前後歷時半年。根據研究結果,大大縮短了電氣化鐵路與有關導航設備的距離,至過去所採用的1/4,為鐵路建設節約了大量投資。鑑定意見認為:此成果“為國務院修改有關檔案提供了科學依據”,“僅兩處為國家節約基建投資1030萬元”。在此研究成果以及電力等部門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我國第一個軍民共用的電磁兼容國家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由空軍主持,張林昌作為特邀專家參加工作。研究結果在保證飛行安全的條件下進一步壓縮了電氣化鐵道與導航、定向台站之間的距離,以便更多地節約基建投資。該標準定名為 《航空無線電導航台站的電磁環境要求》 (GB 6364-86)。1989 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張林昌為鐵道部系統中的唯一獲獎者。
在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對短波通信影響的研究中,由於短波通信信道需要經過電離層的反射,試驗測試比較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張林昌提出了閉環試驗法,將電氣化鐵道的無線電噪聲耦合到信道中,從而得出所需信/噪比的數據。這一方法大大簡化了試驗過程,提高了試驗結果的可復現性。
在研究電氣化鐵道受電弓滑動產生的無線電噪聲的橫向(垂直於鐵路線路)空間傳播特性方面,張林昌帶領研究生進行了數學模型的建立,用解析法分析了其傳播特性,前後歷時四五年,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多篇,是國內進行該項理論研究的唯一單位。在傳播特性的測量方法上,長期以來,均採用沿鐵路垂直方向在不同距離放置多台測量接收機,當列車通過測點正前方時,各台測量接收機同步接收受電弓滑動所產生的無線電噪聲。這種方法需要多台接收機及相應的天線同步工作,且只能當列車通過的瞬間記錄數據。由於無線電噪聲電平相對較弱,限制了最遠的測量距離必須小於200米,所以各台機車產生的無線電噪聲電平有時相差很大。接收機的測量範圍設定經常不能適應測量的無線電噪聲電平,因而工作時間長、有用的數據量少、工作效率很低。在20世紀90年代初,張林昌提出“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傳播特性的正弦測量方法”,並由蔣守寧講師協助完成。這一新方法用正弦信號源代替實際的無線電噪聲源去測量其傳輸特性,使原來需用數十萬美元儀表才能完成的測量工作,節省儀表至少三分之二。將原來每個工作日只能採集數據不到30分鐘延長到了連續採集8個小時,大大充實了數據量,節約了人力、改善了數據的可重複性、提高了精確性。將原來只能測量200米以內的一維空間擴展到2公里的二維空間。這一方法已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921037724),1994 年授權。
在研究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的過程中,張林昌除了在國內外發表文章外,還在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分會第2工作組會議上多次提交檔案或做報告,介紹中國的有關研究工作。
電磁噪聲統計參數研究
自從20世紀30年代國際上開始研究電磁噪聲及其影響以來,人們採用的表征方法從來就是將時域及頻域都十分複雜的電磁噪聲通過不同的檢波器檢波為直流以反應其強度。這一檢波過程必然失去了電磁噪聲的許多固有信息。70年代末,國際上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套用統計參數去表征人為電磁噪聲,即對電磁噪聲不再進行幅度檢波,而是直接研究其時域的某些特性,例如:幅度機率分布(APD)、正向跨越率分布(CRD)等。此種表征方法具有許多突出的優點。例如:保留了電磁噪聲的大量原始信息;可以由統計參數計算出不同檢波的結果;當干擾數字通信時,用統計參數表征的電磁噪聲對其干擾影響有較強的相關性等。
20世紀80年代初,張林昌開始指導多屆研究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歷時10年以上,是我國進行此方面研究並堅持時間最長的唯一單位。早在80年代中期就獲得了我國第一批電氣化鐵道及汽車的電磁噪聲統計參數數據。成果發表在1986年Wroclaw (波蘭)國際電磁兼容學術會議上,並被我國學者以“中國的電磁兼容研究進展”著文發表於1985年蘇黎世(瑞士)國際電磁兼容學術會議上。此後於1986年在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舉辦的“2000年電工技術展望”學術討論會上為中國同行著文推薦。本項目完成了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2個鐵道部項目。鐵道部的鑑定意見指出:在國內首次研究成功幅度機率分布(APD)、噪聲振幅分布(NAD)測量儀,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同類測量儀器水平,為研究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開闢了新途徑;為正確評價干擾對通信系統的影響提供了新方法。為此,1987年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後提出了在測量期間不間斷測量但分段統計的方法,這一方法特別適合於研究短至毫秒級電磁脈衝噪聲。這一方法在完成鐵道部科研項目“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源分布特性與檢波頻寬轉換的研究”中已被實現,並利用此方法採集到了數百組數據,計算出了我國第一批檢波、頻寬轉換係數。在不同鐵路線上的數據表明重複性很好,這一結果為路內外的干擾協調提供了科學依據。這一研究的論文發表於1995年紀念IEEE北京分會成立10周年的學術會議上。
重視電磁輻射測試場地質量
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多年來均以室外的開闊試驗場為電磁輻射測試場地。由於科技與工業的發展,電磁環境日益惡化,開闊試驗場的套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因而人們尋求其他的設施。於是,地面為全反射平面,其餘5面掛吸波材料的半電波暗室,作為替代場地於20世紀80年代在國外開始出現。但直到80年代末,對電磁兼容測試場地的質量指標,尚無統一的標準。而這種場地與早已存在的微波暗室不同,不能沿用微波暗室的考核指標,必須尋求新的途徑。
1987年美國學者Donald N.Heirman發表了歸一化場地衰減(NSA)的場地質量考核方法。在此形勢下,採用此種方法,1992 年美國標準ANSI C63.4-1992中提出了半電波暗室的考核要求——5個位置的歸一化場地衰減(NSA)法。1993年CISPR A 分會將1987年第二版的CISPR16號出版物轉換為CISPR16-1:1993(第一版),其中首次給出了開闊場的考核方法——一個位置的歸一化場地衰減(NSA)法。這兩個標準為考核電磁兼容測試場地奠定了基礎。
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開始興建電磁兼容測試用半電波暗室,並且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受限於對國外信息的了解不夠以及本身研究工作的薄弱,多數單位對於場地質量的考核不夠重視。張林昌帶領科研室中以周克生副教授為首的小組,以1992年建成的半電波暗室為試驗場地,對ANSI C63.4-1992的理論數據進行了校核計算。在1994年與1995年兩次針對該標準中未包括的1米法進行了重點研究,理論計算並實際測量了在不同頻率、不同條件下的誤差。兩份研究報告分別提供給兩個研究所。其中一份用於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於2000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還為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提供了國外標準中未給出的測量距離為20米條件下的30~1000兆赫歸一化場地衰減理論計算數據,以適用於該單位的開闊場。與鄭州大學的訪問學者共同研究了改善半電波暗室NSA特性的措施。這些工作在我國大量建設電波暗室的開始就對暗室質量的考核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上關於電波暗室的另一個指標“反射係數”開始被人提出。張林昌跟蹤這一動向,組織青年教師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進行了理論探討,並利用北方交通大學的半電波暗室開展實驗工作。測量結果與理論計算符合較好。1996年在第四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上發表了題為“30~1000兆赫電波暗室吸波材料反射係數的測量”,1998年在 《鐵道學報》 上發表了題為“電波暗室內複合吸波材料反射係數的測量”兩篇論文。提出了這一方法的優點以及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利用反射係數評價電波暗室特性的方法直到21世紀初才被國際上的有關標準所採用。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國際上對利用半電波暗室測量輻射發射提出了一些質疑。例如:由於接收天線須在高度上掃描,導致測量時間延長,暗室體積增大,並使得造價提高等等。部分專家提出改用全電波暗室以克服這些缺點。與此同時,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也在醞釀全電波暗室的有關標準。為了使國內同行關注國際上的場地進展,在實驗室建設中把握住國際動向,2001年張林昌發表了文章“電磁兼容測試場地的新進展”,並多次在不同場合做這方面的報告,重點介紹了國際上對全電波暗室的標準發展,此外也介紹了一些可以用於電磁輻射測試的新設施。
2000年張林昌率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考察團赴美進行電磁兼容考查,出席了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IEEE國際電磁兼容會議,訪問了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參觀並了解到另一種新的電磁輻射測量場地——混響室。此種設施一反過去要求的規範模的環境,轉而在一個空間均勻、各向一致、隨機極化的多模電磁環境下進行測試。在性能與功能上混響室具有許多特點是電波暗室所無法與之相比的。為了扭轉當時國內尚無人注意這一新動向的局面,回國後,張林昌開始收集有關資料,於2001年底及2002 年初,在 《安全與電磁兼容》 雜誌上連續兩期發表了“混響室及其進展”,向國內同行介紹了混響室的特點、主要性能指標、套用前景、國際標準接受情況等。事實證明,這些文章起到了倡導與促進的作用,發表之後的三四年間國內已有少數高校、研究機構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有的單位已完成了小型試驗模型或正在著手建設實用化的場地。這雖然是個好的開端,但他一直在強調混響室研究中理論工作的重要性,呼籲同行不要將混響室的研究僅僅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
教學方面的成就
從1982年電磁兼容科研室成立到1999年5月退居二線,張林昌任科研室主任。17年間,他以身教勝於言教的精神,與全室不足10人的教師隊伍共同努力,使科研室形成了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該室於1986年被評為“北京市精神文明先進集體”,20 世紀90年代初被評為北方交通大學“七五”期間優秀科技集體。1994年電磁兼容黨支部被評為“全國鐵路先進黨組織”。
張林昌認為,要形成一個穩定、團結、奮進的集體,對全體教師應做到三點:學習上有方向,工作上有任務,福利上有奔頭。
張林昌希望本室的年輕人各方面水平比同齡人強。他在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擠時間,有計畫地安排青年教師學習進修。在教師參加學術會議、外語培訓等方面,從不吝嗇費用,不吝嗇耽誤工作的時間。積極向學校爭取出國進修名額。超期未歸的,他積極向校方解釋,爭取適當延長。他深有體會地說:“對年輕人不能光用,是讀書的年齡就得支持他們學,年輕時把基礎打好,對個人今後有好處,對國家和學校也有利。”例如:科研室內一位青年教師,已讀完研究生的學位課程,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學分有效期接近結束前仍未能進行學位論文工作。張林昌在生病住院期間得知此事,態度堅決地要求他完成論文,他最後獲得了碩士學位。此外,他還儘量將教師推薦到學術組織中去通過社會活動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科研室的10人中,有4人在全國性學術團體或學會中擔任職務9項,其中1人在國際學術組織的中國分部的有關組織中兼職。當時,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8個分會中就有6個分會中有電磁兼容科研室的教師任委員。
張林昌的信條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有所成就就得奮鬥。這不是看出來的,吹出來的,是乾出來的。”首先,樹立科研室是一個集體的觀點,在遇到繁重的任務時,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責任感。例如:1992年在北京舉行的首屆國際電磁兼容學術會議,張林昌教授任技術程式委員會主席,科研室承擔了全部程式委員會的工作,包括從徵文、評審到學術交流的安排等。為了辦好此次會議,於1991年初寒假期間,科研室全體出動,將4000封徵文通知信發往國外,打響了此次會議成功的第一炮。
平時,張林昌通過“壓任務”與有計畫地培養相結合,有意識地安排中、青年教師主持科研項目,使科研室內每位教師均有負責或參與的項目,進行合理分工和組合,克服了大家幹活,少數人報成果的傾向,並造就了一支能幹善乾的學術梯隊,深為鐵路內外單位所稱羨。在發表論文方面,僅據1991年至1997年的統計,共發表論文113篇,其中43篇以英文撰寫。與此同時也實現了他的宿願:“要靠我們的工作取得電磁兼容某個領域的國際發言權。”在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分會研究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的第2工作組(CISPR/C/WG2)中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為了培養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科研室每年均舉行師生新年聯歡會。會上張林昌照例報告過去一年科研室的“十件大事”。這已成為一種制度,一直堅持到退居二線。多年執行的結果,達到了總結工作,表揚先進,鼓舞士氣,增加團結的作用。
人物評價
張林昌在教學崗位上,不論是新、老課程,不論是本科、碩士、博士生課程,總是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教學中重點突出,邏輯性強。對研究生指導認真、負責。無論是學位論文還是發表的文章,他總是仔細審閱。
張林昌待人誠懇熱情、謙虛謹慎,治學嚴謹、辦事認真、工作負責。在眾人心目中,他是位受人尊敬、愛戴和信賴的導師。
主要論著
[1] 張林昌,徐坤生,蔣忠涌.電氣化鐵道干擾源的特性及其測量.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80(2).
[2] 張林昌,蔣守寧.用正弦信號源研究電氣化鐵道無線電干擾的橫向傳播特性.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93.
[3] 張林昌,王鳳蘭.以等效天線噪聲係數表征的北京市無線電噪聲.第四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1994.
[4] 張林昌.電磁環境與生態.中國科學基金(交叉領域戰略研討專刊),1994(3)(英文版,1995).
5] 張林昌.應將電磁兼容列入我國學科分類標準.學科發展與科技進步研討會,北京,1994.
[6] 張林昌.鐵路電務系統電磁兼容現狀與問題.第七屆鐵路通信信號科技情報報告會,1994.
[7] 張林昌,沙斐,周克生,孫健,劉夢周.北方交通大學電磁噪聲統計參數研究十年——測量方法與儀器.無線電新技術研討會(紀念IEEE北京分會成立十周年),1995.
8] 聞映紅,張林昌.電波暗室內複合吸波材料反射係數的測量.鐵道學報,1998(1).
9] 張林昌,聞映紅,朱雲,竇維苹.移動通信手持機近場分布的測量與計算.海峽兩岸交通大學電子信息技術研討會,1998.
[10] 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電磁兼容標準化聯合工作組,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電磁兼容標準實施指南.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中國大陸簡體字版及香港繁體字版,張林昌任主審,並撰寫部分內容).
[11] 張林昌.發展電磁兼容——歷史的必然.電氣技術,2000(1).
[2] 張林昌.測量天線的參數.安全與電磁兼容,2001(2).
[13] 張林昌.電磁輻射測量場地的進展.安全與電磁兼容,2001(3).
14] 張林昌.混響室及其進展.安全與電磁兼容,2001(4),2002(1).
簡歷
1932年8月18日 生於天津市。
1938-1950年 天津耀華學校(現天津市耀華中學)中學畢業。
1950-1952年 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電機系學習。
1952-1953年 隨院系調整哈爾濱鐵道學院電信系通信專業學習並畢業。
1984-1985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無線電管理顧問組)。
1986-1987年 加拿大新斯科舍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Nova Scotia)訪問學者。
1988-2000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無線電管理顧問組)。
1986年8月 北方交通大學(現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1986-現在 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79)委員,兼A分會委員、顧問,C分會委員。
1993年 北方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1995-2000年 跨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北京分會委員、副主席、主席。
1995-2004年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電磁兼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6-2005年 國家環保總局電磁環境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7-現在 《電波科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1999-2002年 北方交通大學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合作組織的“中北電磁兼容聯合實驗室”主任。
2000-現在 全國電磁兼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6)副主任。
2002年12月 北方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授予“榮譽教授”稱號。
2005年8月-現在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與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